《一草一蟲具見野趣》


葉發原的田園皮塑系列

(薛大任•廖偉程)

﹝按下下列三張圖可觀看更清楚的作品﹞         

按一下可觀看更清楚的作品
   藝術有它極度人工的一面,對生命逐漸凋敝的恐懼,促使人們急於捕 捉大自然中稍縱即逝的脈動,為此;藝術創作者莫不竭盡精力地以各 種媒介材質來刻劃生命,熱切地將一個個生命的憧憬呈現出來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按一下可觀看更清楚的作品

  學的是電工程,卻在六年中開了一次皮塑個展的葉發原,就精巧地用 皮革藝術術領會大自然的 音。從模擬到創作,從郎世寧百駿圖的皮 雕畫到寫實栩栩的螃蟹,或是即將發表的擬人化的螳螂樂師……不僅 突破了皮塑裝飾性的格局,更將成品提昇到藝術的領域。 皮革是一種古老高貴的工藝材料,根據文獻記載,我國遠在周朝時代 ,即對製革技術設有專門機構負責設計研究,並予以記載傳承。 細究源頭,原始人狩獵,除肉食目的外,更將獸皮曬乾製成各類生活 實用品,漸漸地人們也懂得了皮飾之美;到了中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 興時期,不僅雕花刻紋,更染上各種鮮艷色澤來豐潤其貌,甚至將寶 石玉器鑲嵌其上,從此皮革工藝躋身藝術之門,同時義大利的皮革藝 術稱頌迄今。                  

按一下可觀看更清楚的作品

  葉發原喜歡用「牛皮」(亦稱鉻革)做皮塑的主要材料, 因為其皮色 與人類膚色相若,具毛細孔的和優異的彈性、延展性,使成品的風貌 不僅質樸溫潤且多變而具有生命力。他以擠壓,捏塑、雕鏤、染整等 步驟突破了皮革素材僅能平面創作的窠臼,將其立體化,創出這種嶄 新〝皮塑藝術〞。 看他專注的捧起了一塊黃牛皮,照著平面圖細心剪裁修飾後,侵人水 中使其軟化,再熟練的在皮背上塗敷一層硬化劑,於皮革凹皺間肆意 揮漉擠捏,輕挑細揉,一隻從竹簍中稍稍探頭出來,正蠢蠢欲動的八 爪小毛蟹就誕生了。 「我從鄉野來,童年記憶裡大溪的一草一木,昆蟲鳥魚,一個個鮮蹦 活跳的神態總是鮮明地衝撞著我的每個細胞與神經……不自覺地總是 習慣低下頭去看看腳下的土地……」。 當葉發原以幽然神往的神情,手上捧著栩栩如生的花果昆蟲藝品,不 由人深深感受到,原來在他田園風格的背後,對鄉野有著多麼濃洌的 依戀與思慕……!                 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