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發原皮塑螞蟻雄兵》


原刊於國魂雜誌八十六年十二月版   (騫婷婷)

  栩栩如生的四隻黝黑螞蟻,正在一塊沾滿椰子屑的奶油蛋糕上大快 朵頤著;小小一條長扁豆上面兩隻「逗陣」的螞蟻半片紅艷欲滴的 西瓜上三隻貪食的小螞蟻,正在「解渴」地大啖瓜兒!看到這一幅 幅頗具雅趣的皮塑藝術品,童年記趣-那種不時趴在地上看螞蟻搬 家、遊走、追逐的往事,油然而生。而這位擅長於製造盎然野味的 皮塑藝術家葉發原,透過他的原創,不僅為我們尋夢,同時更把螞 蟻雄兵的種種英姿裝點得如此愜意,並饒富生趣。

螞蟻系列另一高難度突破

  螞蟻系列另一高難度突破葉發原一九五九年出生於桃園大溪,童年的田野生活,予他相當 大的影響,鄉野中的花草昆蟻莫不成為他創作寫實的對象,他表示透 過藝術的創作與呈現,穿越過現代人平淡無奇的現實人生,重新去體 驗生命中的驚喜,是他成就多年來創作螃蟹、螳螂、田園系列的一大 心得,這種「靜觀自得」欣賞創意巧思的悸動,也是他想帶給觀賞朋 友的另一分休閒創意與生活寫樂的目的。從一九八六年第一次皮雕首 展,近十年大小工藝獎不勝枚舉,尤以近年來更是創作的顛峰期,佳 作頻傳,而這次的螞蟻系列新作,更是他一九九七年另一次的自我挑 戰。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台北展示中心程天立主任對其作品備為推崇 ,他表非,一向以寫實見長的葉發原先生,窮畢生心力沉潛在皮塑領 域中,螞蟻系列是以高難度細膩手法和有別於以往的寫實題材而作的 另一突破,以螞蟻為主體饒富意涵。問他何以用螞蟻作為原創主角? 他思索後表示:螞蟻雖是常見但卻是不起眼的昆蟲,但是其群策群力 分工合作的精神,值得世人共勉之。多年前,他曾有一些螞蟻的創作 ,但是欲將螞蟻擬人化的變成勤奮不懈的台灣社會大眾的反思,並進 而呈現出對本鄉本土的關懷與思慮,卻是他久藏於內心深處多年的夢 。此次終於水到渠成地有機會表白出來,將對這塊士地的熱愛與期許 ,一併在新作中流露,的確令人耳目一新。

捏塑一個圓翹翹的屁股,絞碎多少腦汁

  捏塑一個圓翹翹的屁股,絞碎多少腦汁 而在創作上的歷程中,他慨然地說:「相當艱困的!」首先,他必須 觀察螞蟻細小身軀的結構特徵,在瞭解其身體架構後,分別就頭部、 胸部、腰節、腳及觸角畫出各部位平面展開圖,經過多次修正才能定 稿,最後再結合皮雕的技法,形成立體的創作。 其中螞蟻圓翹翹的臀部是最難捏塑的部分,必須先確定圓臀,若沒有 「三兩三」的真工夫,是無法見真傳的。 為了「精益求精,更上一層樓」,他絞盡腦汁透過放大鏡一針一針地 精雕出螞蟻身上簇生的粗毛 至於腰節、大顎和觸角、圓臀部份,都 必須善用皮革本身的延展性、可塑性,用各種揉捏、擠壓、推頂相當 高技巧的皮藝技法,才能一一捏塑完成。此外,在作品素材整體性的 搭配上,他更見創新妙地運用生皮粉,一點點細心推砌,塑造出意趣 逼真的配件,如方糖、蛋糕、米粒、西瓜等等所彰顯出晶瑩剔透的新 鮮度,令人望之垂涎,這是他最值得鼓勵的創新法。 這次的系列展共分七大系列,親情系列,將溫馨感人的親子共讀、手 足情深的融融情,透過擬人化的螞蟻,產生愛的共鳴;而花草系列中 ,藉由雕塑的立體表現與平面彩繪的方式,展現出壁飾風格;竹君子 系列,這是典型中國人氣節精神表彰的系列,藉竹子的烘托,生動螞 蟻的妝點,將脫俗的氣韻完全表現出來。而「好厝邊」、「喜出望外 」、「節節高」、「共舞」等作品,有著情溢言表的喜色,非常「帥 美」! 在「小而勤」、「同心協力」、「全球,系列中,把中國人勤勉進取 、胼手胝足、群策群力的精神,完全塑現出來,甚至連台灣傲人的經 濟奇蹟,豐衣足食的榮面,都可以在螞蟻系列中占一方地位,可現出 他個人對土地的熱愛與光耀。當然在生態野趣的系列中,是他心靈深 處對田園嚮往的夢,那股「小橋流水人家」,「我家門前有小河」的 意境,在在表露出鄉居蟲鳴花鳥樹木生命的盎趣。同時讓久居都市水 泥叢林裡的現代人有通體舒活的快意。 總之,葉發原為現代人創建了一分田園鄉野樂的美夢,不僅塑出他的 心曲,也道出我們內心的渴慕,而多年來一直伴隨在他身旁襄助其創 作的妻子,是他幕後推動的那隻手,無限深情的感激,轉化在他源源 不絕的螞蟻系列中,豐富了眾人的生命彩歌,也激勵出人類對自然的 尊重與謝意。

回上一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