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的基本結構

電腦的組成 電腦的五大單元 電腦處理資料的流程圖

電腦的組成
  1. 硬體(Hardware): 指的是構成電腦系統的機械及電子裝置,如主機板、螢幕、滑鼠、鍵盤、印表機等周邊設備。
  2. 軟體(Software):用來指揮、控制電腦執行工作的程式。
  3. 韌體(Firmware):將一連串的微程式存放在記憶體內(ROM),用以做特別的控制。換言之,便是將軟體燒錄在硬體上(ROM),使硬體具有軟體程式的特性。

電腦的五大單元

傳統電腦系統的硬體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、輸出單元、算術邏輯單元、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,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(Center Processing Unit,CPU),說明如下:

  1. 輸入單元:負責將資料、程式及命令的輸入。如鍵盤、滑鼠、光筆及磁碟機等。
  2. 輸出單元:負責輸出電腦所執行的結果,或顯示電腦系統的訊息,如印表機、喇叭及螢幕等。
  3. 算術邏輯單元:負責電腦內部之算術(加、減、乘、除)及邏輯(AND、OR、NOT)運算。
  4. 控制單元:負責分析、指揮及控制各單元的運作,它會適時遞送出控制訊號使電腦系統能正確的執行。
  5. 記憶單元:負責儲存程式或資料,又可分為主記憶體與輔助記憶體。主記憶體分為唯讀記憶體(ROM)只能讀不能寫、隨機存取記憶體(RAM)能讀能寫;輔助記憶體如磁碟、光碟等。

電腦處理資料的流程圖

綜合以上所述,電腦是由輸入、輸出、算術邏輯、控制及記憶五個功能單元所組成,並且能依據載入或預設的程式,輸入資料,加以處理及輸出結果的可程式化(Programmable)的機器。電腦處理資料的流程如下:

  1. 將資料或程式由輸入單元,如鍵盤、光筆及磁碟機等,輸入到記憶單元中之主記憶體等待處理。
  2. 主記憶體將資料與程式儲存後,將程式所附予的命令送到控制單元,使得控制部門可以指揮控制各單元的動作,且將資料送到算術邏輯單元,來執行計算及比較等動作。等到工作完成再將處理後的結果送回主記憶體。
  3. 最後由輸出設備將處理完的結果由主記憶體送出,如印表機將結果由報表印出。

電腦基本方塊圖

電腦處理資料的流程圖

上一頁作業環境簡介作業環境操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