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ltra-ATA 是 Quantum 公司所提出來新的技術規格。它是經由改良 Fast-ATA 的規格而來 ,理論上是不需要更動目前電腦主機上的硬體介面,由原來 Muti-Words DMA 2 的 16.7MB/Sec 提升到 33MB/Sec。目前已經有許多晶片組以及硬碟廠商都宣佈支援此項規格,例如: IBM、 Maxtor、Seagate、Western Digital等公司。
Quantum 公司提出這個規格主要是在解決硬碟空轉的問題。當硬碟經過重整之後,檔案儲存 在連續的磁碟機區塊上,會出現硬碟輸出資料大於 Fast ATA 的現象 (這要檔案夠大,而又存放在連續位置的狀況才會發生) 。以及 10.2 MB/Sec 的硬碟對 16.7 MB/Sec 的 Fast ATA 而言,由於部份時間還要傳輸及轉換匯流排指令,所以反而會有 25% 的效率損失,也就是說 有效傳輸速率僅能達到 7.8 MB/Sec。
Ultra ATA 在硬體架構上幾乎等於沒有修改,它是利用 Fast ATA 資料傳輸的漏洞「負向轉換」 來增加效率,因為 Fast ATA 只用到正向轉換的頻寬。此外,在 Timing 上也加以修改,而 資料傳輸上亦加入了 CRC (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) 的功能,加強傳輸錯誤上的檢查。 而硬體介面上,與原有的 Fast ATA 是完全相容,使用者不會因為換用此規格的產品,而浪 費掉原有的硬碟。
資料來源:RUN PC 1996年12月P.140
|上一頁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