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泉械鬥:

不同祖籍引起的械鬥,一直是清領臺灣時期嚴重的社會問題。在大陸的閩南和廣東一帶原本就有械鬥的習性,到了臺灣以後,因離鄉背井之故,同鄉難免彼此互相照應,遇有糾紛便聚眾聲援,成為大規模的族群衝突。不同省籍的衝突,如閩粵械鬥;同一省籍的衝突,如漳泉械鬥。漳泉械鬥在十九世紀中葉最為嚴重,甚至還有分縣械鬥,如咸豊三年發生的台北頂下郊拼。因械鬥而犧牲的人數相當多,所以在許多地方都建有義民廟、大眾廟來祭祀。

 

 

回上頁